以慈善忠教化導世人,乃道教在社會建立宗教之基本,此乃其對人處世之方;其個人之目的則在乎成仙。成仙須有法術,徒善不足以為法;然而無固定之法術,若有固定之法術,如今之科學方法,則成仙何難?成仙等於儒家之成聖、釋家之成佛,實非易事,故無定法;猶如卻病延年之方,千頭萬緒,有人採取某方,恰相適應,便為有效,如不適應,便為無效。然此方不適應於此人,而或適應於他人,故仍自流傳,自古積存之方頗多。學仙亦然,鍾離真人謂「道法三千六百門」.可知仙道法術之多,總括言之,在乎修煉工夫。修者、修養也,即修真養性;老子謂宇宙本體為「道」,道乃無形,「其中有精,其精甚真」,性為人之本體,真為天然具有之靈明,真即在性分之內。修真養性本為一事,修真必須養性,養性即所以保養真我,。煉者、煉丹也,煉本身丹田之精氣以益神,謂之內丹;煉丹砂藥物以服食,謂之外丹。方士所傳長生不老之方,效驗無多,習其術者,未嘗不死,於是加以解釋曰:其死乃真神離體,屍解蛻化,真神即真我,即人身之主宰,即人之知覺靈明,亦即所謂心性。有形之物能毀滅,無形之物則不能毀滅,故許多哲人以為人之軀體雖死,而心性(或曰靈魂)不滅,是以老子云「死而不亡」,莊子曰「已化而生,又化而死」,死乃人之變化,並非滅亡;如此,尸解蛻化之說乃有依據,方士神仙之說乃可成立,此道修煉宗旨之所出。故修煉修真養性為主,煉丹服食次之,仙體在性」,而不在肉身,煉丹服食,僅足為現世延年之助,仙道固不在此:性為身之主,如不養性而徒服藥,亦無益於年壽。故歷代服丹而致死者不乏其人。是以煉內丹亦即煉心性,道士因而對修煉又加以別名曰「金丹大道」,金丹大道實即心性大道,故上陽子陳致虛謂:「老子之道,即金丹之大道也」。於此可見修煉之宗旨矣。
以慈善忠教化導世人,乃道教在社會建立宗教之基本,此乃其對人處世之方;其個人之目的則在乎成仙。成仙須有法術,徒善不足以為法;然而無固定之法術,若有固定之法術,如今之科學方法,則成仙何難?成仙等於儒家之成聖、釋家之成佛,實非易事,故無定法;猶如卻病延年之方,千頭萬緒,有人採取某方,恰相適應,便為有效,如不適應,便為無效。然此方不適應於此人,而或適應於他人,故仍自流傳,自古積存之方頗多。學仙亦然,鍾離真人謂「道法三千六百門」.可知仙道法術之多,總括言之,在乎修煉工夫。修者、修養也,即修真養性;老子謂宇宙本體為「道」,道乃無形,「其中有精,其精甚真」,性為人之本體,真為天然具有之靈明,真即在性分之內。修真養性本為一事,修真必須養性,養性即所以保養真我,。煉者、煉丹也,煉本身丹田之精氣以益神,謂之內丹;煉丹砂藥物以服食,謂之外丹。方士所傳長生不老之方,效驗無多,習其術者,未嘗不死,於是加以解釋曰:其死乃真神離體,屍解蛻化,真神即真我,即人身之主宰,即人之知覺靈明,亦即所謂心性。有形之物能毀滅,無形之物則不能毀滅,故許多哲人以為人之軀體雖死,而心性(或曰靈魂)不滅,是以老子云「死而不亡」,莊子曰「已化而生,又化而死」,死乃人之變化,並非滅亡;如此,尸解蛻化之說乃有依據,方士神仙之說乃可成立,此道修煉宗旨之所出。故修煉修真養性為主,煉丹服食次之,仙體在性」,而不在肉身,煉丹服食,僅足為現世延年之助,仙道固不在此:性為身之主,如不養性而徒服藥,亦無益於年壽。故歷代服丹而致死者不乏其人。是以煉內丹亦即煉心性,道士因而對修煉又加以別名曰「金丹大道」,金丹大道實即心性大道,故上陽子陳致虛謂:「老子之道,即金丹之大道也」。於此可見修煉之宗旨矣。
《丹功之道》
通自然之變,建返還之功,是丹功之「道」的特色。
天地之道,極則反,盈則損,由微而著,歸根復命,這是自然循環的規律。古代聖人,仰觀俯察,遠取諸物,近取諸身,作《易卦》以明天道。乾象天,坤象地,坎象月,離象日,震為一陽來復,巽為一陰發萌。日月運行於天地之中,陰陽升降於六虛之內。陽極陰動,陰極陽生,往來循環,週流不息,此自然之道。自然是一大天地,人為一小天地,煉士依此以修丹道。取乾坤為鼎爐,坎離為藥物,朔望盈虧為火候法度。
每月初三,月在西方現一線光明,為震封,為一陽來復,初七為兌,二陽居於一陰之下。十五月圓,三陽足為純陽乾卦。陽極生陰,十六日為巽封,一陰發萌,二十三日為艮,二陰居於一陽之下。三十月晦,三陰足為純陰坤卦,震況乾陽長陰消,在丹功上謂之進陽火。巽艮坤陰長陽消,謂之退陰符。以神馭氣,進退流,謂之行周天火候。行周天火候,在丹功屬返還之功。
《參同契》說:「返者道之驗」。「返」即「反復」的意思。《道德經說:「至虛極,守靜篤,萬物並作,吾以觀其復」。修丹效驗,出於虛之極,靜之篤,與天地冥合,然後元氣從一陽而來復。若使虛不極,靜不篤,則為山九仞,功虧一簣,就無從談效驗。自然之道,物極必反。陽極生陰,巽為一陰發萌之地,是為月窟;陰極生陽,震為一陽來復之宮,是謂天根。《擊壤集》說:「天根月窟閑來往,三十六宮都是春」。按天道,五月夏至生陰,是為月窟;十一月冬至升陽,為天根。周而復始,自然運行。此天根月窟用於丹功,指人身中陰陽升降,任督循環。人在靜極之時,猛腹內振動,忽有一股熱流發自丹田,此時即是活子時,意猶子月冬至陽生。熱氣即身中之真氣,積久透尾閭,沿脊背督脈上升,至頭頂泥丸,再自泥丸循胸積前任脈至丹田。真氣周流全身,溫熱如春氣融融。三十六宮即八卦之合數,暗合遍體之意。此謂丹功契合天道的效驗。
道驗之旨,在於歸根復命。道本虛無之系,蘊含著天地造化對機。道生一,一為道體;一生二,二為天地陰陽,為道之用;二生三,三中自有體用;三生萬物,是為一本萬殊。丹功之道借此三數,喻為身中之精氣神三寶。混元之體,純一不染,如珠如露,滋潤百骸,為精;融通血脈,如煙如霧,為氣;虛靈活動,產宰萬事,為神。虛化神,道生一;神化氣,一生二;氣化精,二生三。一而三者,是謂順則生人。以三為用,逆而行之。煉精化炁,三歸二;煉炁化神,二歸一;煉神還虛,返本還元,三而一者,是謂逆則成仙。丹道所謂上藥三品者,用也;俱足圓成者,體也。
丹功之道,以俱足圓成為體,以精氣神三寶為用。「上德無為,不以察求」,體自然之道,行清靜之功;「下德有為,其用不休」,奪造化之機,行返還之事。神合其氣,氣合其精,三家相見,返樸歸真。故丹同於天地造化,道緣於自然之功。
《丹功四步雲梯》
丹功法術,是道教神秘的修行法門,口傳心授,不著竹帛,直接了當;簡易圓融,不分階段。後人為方便知學,分為四步,曰築基,煉精化炁,煉炁化神,煉神還虛等。道教以此為登仙雲梯。
築基意即漸漸積累增益。道教認為精氣神是人體生命的存在依據,所以稱之為人身三寶。神好動蕩,若元神逐境外馳,三者離異,則元炁耗,元精敗,精炁耗盡,神也不能獨存,以至流落生死。所以丹道長生,首以全人身精氣神三寶為事,三家凝聚為一,則相保相持。築基是性命雙修的初步功夫。修性即頤心神,使不受外相擾惑,斷絕情欲思慮,凝神於內。修命重在調藥、採藥、煉藥,補其虧損。所謂藥,即人身精氣。配藥之法,以心為君,神為主,氣為用,精從氣,意為媒,在心神的控御下,以意念為媒介,氣導精聚於丹田,三合一。丹田炁足,熱氣上騰,沿任督二脈運轉,謂之氣通、熱通,濕下步採藥搬運疏通道路。作功者收心調息,虛極靜篤,靜極生動,便有一陽來復,丹家謂之「活子時」,又名「玄關發現」,此時藥生,方可煉精化炁。
煉精化炁,即以元神煉元精。先天精炁,本混然一體,一念動用,分為精氣,丹功中的「炁」,兼指精氣。築基階段精氣神既雨凝聚丹田,炁足沖關,於是以神馭氣,丹功謂之「進陽火」。氣行經尾閭,透夾脊,升玉枕,鑽入頭頂泥丸,真氣略於此停頓,是謂「去礦留金」。此後,氣化為水,經心宮降入丹田,謂之「小周天火候」。真氣在身內後升前降運行一周,積炁一次,這是「採外藥」,運三百周次促成「內藥」,所以說內藥先採後生。如使外藥轉化為內藥,使後天精氣化為先天精炁,則陽純陰盡,自有陽光發於眉端的感受;陽光三現,速當「止火」,勿以意念相助。做功者有兩腎湯煎,眼吐金光,耳後生風,氣湧鼻搐等體驗,謂之「得大藥之正子時」。煉精化炁階段稱活子時者,即「意所到,皆可為」,不拘時間。煉炁化神,就是使精氣全同元神,此時只知有神而不知有氣,遷徙中下二田之精氣至上田,靜養而至功純,陽神老成,自覺與天地為一體,於是煉神虛。煉神還虛則內不覺其一體,外不知有萬物,復返身心虛明本原。
築基屬「道術」,是入手功夫,性功命功兼而有之。隧後三層屬「仙術,由命功到性功。煉精化炁亦稱「百日關」,是以元神煉元精,屬命功有為之法。煉炁化神也稱「十月關」,以元神煉元炁,自有為至無為。煉神還虛也稱「九年關」,是元神自煉階段,純屬性功。李道純《中和集》述功夫詩說:「三元大藥意身心,著意心身便是塵,調息要調真息息,煉神須煉不神神,頓忘物我三花聚,猛拼機緣五氣臻,八達四通無窒礙,隨時隨處闡全真。」這首詩概括了三種煉法的精髓。
《還丹》
內丹功法所說的丹,有大還小、七返九轉還丹、金液玉液還丹等。「還」就是我還我本元之意,即將散失的精氣神還於我身之中,復還得童體之身。
「丹」字有兩重含義,一神舍、氣府、精區三丹田,再精氣神的結晶。「還丹」,是將「上藥三品、神與氣精」,還於丹田,凝結成丹,道教認為丹成可以出神入化。
學道之人,由心息相依,做到凡息斷絕,身心大定,內外虛寂,自身若置於太虛之中,神氣與天地自然混為一體,在恍惚杳冥中,忽感「先天一炁自虛無中來」,乘其機動,行採取之功,以我純陰,感微純陽。猶亥子之交,以候陽升,陰陽配合,動轉周天。做功一次,先天真陽進來一次,由外而還到我身,故《參同契》云:「金來歸性初,乃得稱還丹」。
工夫愈進,真陽愈集,直至氣足止火,結成小藥,稱為小還,此步工夫,丹書上叫做取坎填離。人人在先天以乾坤為體,乾居南,坤居北,乾坤交配,乾之中爻落入坤之中爻,乾中空為離,坤中滿為坎,坎離代乾坤之位。坎離用事,落入後天。丹功行返還之功,離宮填滿,復成乾體,丹書叫做「還童」。還童之後內系純乾,再將意念移於中丹田,丹書叫做「移爐換鼎」。入三昧正定,「昏昏默默神之昧,杳杳冥冥氣之昧,恍恍惚惚精之昧。」以體內之陽,感先天純陽真一之炁,先天真一之炁,神妙莫測,自虛空中降下,進入體內,合內外兩重先天而成丹,叫做大還丹,即七日過大周天,探得大藥。呂祖大還丹詩曰:「修修修,得到乾乾,方是人間一醉仙。」乾乾就是由後天返回先天「童體」,繼之達到先天之先天,修煉成為純陽之體。
丹功煉精化炁所採之藥,叫做小藥,所結之丹叫做小還,所行周天,叫做小周天;煉氣化神所之藥,叫做大藥,所結之丹,叫做大還,所行周天叫做大周天。
還丹雖有大還小還之分,行功也不外心息相依,做到真空大定,小周天、大周天皆在定中行,小還丹、大還丹,皆在定中結,只是深淺所得不同而已。
小還丹名曰金丹,大還丹名曰七返九還金液大丹。《悟真篇》說:「七返朱砂返本,九還金液還真。「七返九還源於河圖之數。天一生水,地六成水,居北,積坎陰之氣,為真水。在人身屬腎,故曰六居。地二生火,天七成火,返南,孕離陽之氣而生砂,屬心,心為神之舍;神返中元入下丹田,結就聖胎,故曰七返,意謂朱砂還本。天三生木,地八成木,歸東,處震位而為汞,屬肝,為青龍,故曰八歸。地四生金,天九成金,還西,主兌位而為鉛,屬脈,為白虎,丹功抽鉛添汞,故曰九還,言金液還真也。天五生土,地十成土,屬脾,意,居中,和合四相,而變成丹。
丹法中有金液煉形,玉液煉己的說法,其旨在性救兼修,神形俱妙。金液煉形了命,玉液煉己了性。「玉」用以比喻溫潤貞純,「金」用以比喻堅剛不壞。煉性功夫,損之又損,克己去私,務使溫潤貞,與玉比德,內煉純熟,然後可以臨爐採藥。行功至身中炁機動,取坎填離,即心不外馳,凝神入於氣穴,心神之火逼腎氣之金,沿督脈上升,依任脈降入丹田。坎中爻之乾金,喻腎中之氣,氣化為液,稱為金液,以之煉形則體化純陽,形骸永固,如金堅剛而不壞,故曰金煉、玉煉。玉煉指無為之道,金煉指有為之術,自無為而有為,有為之後,復還於無為,這就是「性命兼修」的基本意義。
還丹之稱,除上述外,還有以下丹還上丹,以上丹還中丹,以中丹還下丹,以陽丹還陰丹,以陰丹還陽丹等等,其間差別在於根據節候的變化,下手處各不相同,形成不同的丹功系統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