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真道教知識釋疑第二問

首頁 向上 全真.華山中峰派 道家信仰知識全觀 與仙佛對話 現代華山道教共修會 道家功法學術旨要 令狐衝專欄 本堂活動公佈欄 道教文物一覽 黃大仙在台灣 全真友宮 與我們連絡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

第二問 ◎ 「內丹說」源起何起?

 

   

   宋元往後道教煉養,以內丹說為主。但內丹煉養,究竟始自何代,腳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。這個問題大概可以分為兩方面:一、《周易參同契》等書是否屬內丹著作;二、「內丹」之稱始於何時:

  一、《周易參同契》一書作者,是東漢時魏伯陽,對於這本書,有兩種不同的看法,一種認為它主外丹說,一種認為它主內丹說:引起這兩種不同看法的原因,大概有兩點:

(1)道教外丹和內丹的名詞術語,大都是相同的。內丹說較外丹說後起,內丹的名詞術語大都借用自外丹,所以對《周易參同契》,有人作內丹解釋,而宋以後內丹煉養,實際上也正是從《周易參同契》中引申出來的。

(2)道教外丹與內丹煉養,在一般方法論上,有某些共同點,即模擬天地宇宙的自然運行。外丹爐鼎,模擬天地結構取象自然大洪爐,內丹則以人體自身為一與天地宇宙相擬配的整體。這就使兩種煉養過程極近似。加上內丹藥物火候等術語莫不源自外丹,所以有些丹經,既可以外丹視之,也可以內丹視之。這個題反映到對《周易參同契》的理解上,就表現為外丹內丹兩種說法。如果《周易參同契》確是言內丹的著作,則所謂內丹說蓋始於東漢。

二、「內丹」之稱,較早的記載有兩處。一處是梁釋慧思(五一五∣五七七年)所作《南岳思大禪師立誓願文》,文中說:「我今入山修習苦行,懺悔破戒障道罪,今身及先身是罪悉懺悔,為護法故求長壽命,不願生天及餘趣,願諸賢聖佐助我,得好芝草及神丹,療治眾病除飢渴,常得經行修諸禪,願得深山寂靜處,足神丹藥修此願,藉外丹力修內丹,欲安眾生先自安。己身有縛能解他縛,無有是處。」此文又有人以為是偽作,一般的看法則認為此文與慧思基本思想相合,是真作的可能性較大。如果是慧思所自作,則此處「內丹」之稱,是較早的。但文中「丹」說很簡單,具體官容難睹其詳,大概與慧思重禪定自安有關,其餘則難以推度。道教《黃庭經》等書中所反映清修靜定本與佛教禪法有相似之處,所以也有人認為唐道士司馬承禎等人的坐忘入靜取自佛教。以此觀之,慧思「修內丹」云云,大概是指道教中與佛教禪法相近似的清修靜定而言,並不能反映,或者說不完全能反映道赴內丹重術的所謂「命功」,即以意念控御精氣在自身內部周流循環的內容。另一處始記載內丹之稱的,是《羅浮山志》,說道蘇玄朗生於晉太康年間,曾學道句曲(茅山所在地),隋文帝開皇年間居羅浮山,年已三百餘歲。曾作《太清石壁記》及所授《茅君歌》,又發明《太易丹道》,《寶藏論》。蘇玄朗曾對弟子說:「靈芝在汝八景中,盍向黃房求諸?諺云:天地之先,無根靈草,一意制度,產成至寶。此之謂也。」後作《旨道篇》以曉諭門弟子,「自此道徒始知內丹矣。」因蘇玄朗生卒年無法考實,所以他與慧思孰先後也便難以確定。從散見的蘇玄朗言論看,他是診細談論內丹煉養方法的第一個人。譬如他說:「天地久大,聖人象之。精華乎日月,進退運乎水火。是故性命雙修,內外一道。龍虎寶鼎即身心也。身為爐鼎,心為神寶,津為華池。五金之中,惟用天鉛。陰中有陽,是為嬰兒,即身中坎也。八石之中,惟用砂汞,陽中有陰,是為姹女,即身中離也。鉛結金體乃能生汞之白,汞受金氣然後審砂之方。中央戊己是為黃婆,即心中意也。火之居木,水之處金,皆本心神。脾土猶黃芽也,修治內外,兩獠均平,惟存乎真土之動靜而已。真土者藥物之主,兩半者火候之樞,白虎者鉛中之精華,青龍者砂中之元氣。鵲橋河車,百刻上運,華池神水,四時逆流。有物之時,無為為本。自形中之神入神中之性,此謂『歸根復命』,猶金歸性初還稱還丹也。」諳曉內丹說的人,對這段話都不難理解,以心神為火,以精水為藥,以氣行為途徑,還精歸本,即所謂還丹。後世內丹說,大體在這些內容之官,已算是較完整的內丹理論。

        總之,道教中比較系統地談到內丹煉養方法,始自隋代。基本理論受外丹啟發,與《參同契》、《黃庭經》有源流關係。在後來的流變中,又吸收了吐納、導引等傳統方術,漸成為道教的主要修煉方法。

 

TOP


Copyright (C) www.spacetao.com      www.tao.club.tw All Rights Reserved

本網頁建議以IE4.0以上版本,1024*768像素瀏覽,以取得最佳之瀏覽效果。

本堂住址:台北縣三重市自強路二段5號3.4樓 電話:(02)8985-1380  傳真:(02)8985-5772

EMAIL: tw.tao@msa.hinet.net 郵政劃撥:19979985 戶名:「自然健康養生研討組」


內政部台內社字第8976029號       字府社一字第402534號

 

V980523

À

ß

Ç